您好,欢迎来到CRA国际!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139-2805-1668

资讯中心

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
俄乌“和平计划”,欧盟发声!美国财政赤字增长,欧洲“呛声”:加剧金融风险!焦炭期价刷新3个月低点
发布时间:2025-11-27 08:46:14 浏览:17

  来源:期货日报

  早上好!先来看重要资讯。

  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6日对媒体说,现在就俄乌之间冲突将结束下结论“为时尚早”。

  佩斯科夫表示,目前俄方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接触的时间尚未确定。

  关于美国媒体日前披露了俄美官员此前一次通话细节,佩斯科夫表示这种行为对目前的进程具有“破坏性”。

  另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2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俄美乌三方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进行了接触,但并未讨论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结束乌克兰危机28点新计划。

  同日,乌沙科夫还表示,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将于下周到访莫斯科,就乌克兰问题与俄方官员举行会晤。

  俄回应“和平计划”:绝无可能作出任何让步

  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11月26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和平计划”时表示,在特别军事行动背景下,俄罗斯绝无可能作出任何让步或“放弃”自身原则。

  里亚布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会晤达成的各项共识本身已体现妥协精神。俄罗斯恪守安克雷奇共识框架并计划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合作。莫斯科方面不予公开讨论乌克兰问题“和平计划”具体细节。里亚布科夫称,美国在对俄关系领域采取自相矛盾的行动,其向乌克兰输送武器装备及情报信息的行动仍在持续。

  冯德莱恩再提利用俄被冻结资产向乌提供保障

  据央视消息,当地时间11月26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出席欧洲议会全体会议,就欧盟对拟议的俄乌和平计划的核心立场进行阐述。

  冯德莱恩表示,在与乌克兰、美国和“志愿联盟”国家共同探讨未来发展方向时,欧盟核心优先事项是确保带来公正持久和平的协议,并确保乌克兰和欧洲的安全。

  冯德莱恩表示,维护乌克兰主权以及保障乌克兰的财政需求也是欧盟的核心优先事项。欧盟承诺承担乌克兰2026年和2027年的财政需求。关于这一议题,欧盟委员会已提交了一份方案文件,其中包括一项关于冻结俄罗斯资产的方案。下一步,欧盟委员会将准备提交法律文本。她同时强调任何相关决定都必须符合有关司法管辖区的规则,并尊重欧洲和国际的法律。

  冯德莱恩还表示,无论未来的和平协议如何设计,大部分执行工作都将取决于欧盟和北约伙伴。

  德国总理:希望用俄冻结资产援助乌克兰

  据新华社报道,德国总理默茨26日表示,德国2026年将增加对乌克兰的援助,并希望将俄罗斯被冻结资产用于支援乌克兰。

  默茨当天参加德国联邦议院一般性辩论时说,德国政府将在2026年联邦预算中增加30亿欧元对乌援助,总额将达到115亿欧元。

  默茨说,一些大国在未经乌克兰和欧洲同意情况下谈判达成的计划,不会成为乌克兰实现真正可持续和平的基础。他说,欧洲事务只能在与欧洲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决定。

  法国总统马克龙25日说,法国将与其他欧盟国家最终确定一项方案,用俄罗斯被冻结的海外资产为乌克兰提供财政支持。

  英国首相斯塔默同日表示,英国已准备好与欧盟一道,根据俄方被冻结的“固定”资产价值向乌克兰提供财政支持。

  俄罗斯外交部多次谴责欧洲国家冻结俄联邦中央银行资产是偷盗行为,警告说俄方将以同样方式还击。

  欧洲央行:美关税加剧欧元区金融风险

  据新华社报道,欧洲中央银行26日发布的最新一期金融稳定评估报告指出,由于贸易协议的不确定性及关税对经济金融的长期影响,欧元区的金融稳定脆弱性仍处于高位。

  报告说,近期,市场焦点从地缘政治紧张立即升级的风险转向关税和贸易摩擦带来的更长期影响。尽管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解,但当前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处于高位,未来不排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再次飙升的可能性。

  报告还指出,除贸易领域外,来自美国的风险溢出已成为一个关键的宏观金融脆弱性因素。持续的巨额财政赤字、不断上升的债务偿付成本预期以及高企的融资需求,引发了市场对美国财政可信度的担忧,而巨额经常账户赤字更是加剧了这种担忧。这些事态削弱了美国国债的安全资产属性,并导致美元走弱,而美元贬值可能会放大美国关税对欧元区出口商的影响。

  报告提示了欧元区面临的三大核心风险:一是金融稳定脆弱性仍处于高位;二是部分发达国家财政前景面临挑战;三是银行体系信贷与融资风险。

  而美国财政部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近期联邦政府“停摆”影响,10月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升至284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84.9%,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15.1%。美联储到明年1月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6.4%,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11.1%,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22.6%。

  焦炭(2232-47.00-2.06%)期价刷新3个月低点,双焦跌势何时休?

  近期双焦(焦炭、焦煤(1556-15.00-0.95%))期货市场寒意阵阵,整体呈现震荡偏弱走势,11月26日更是迎来显著下跌,其中焦炭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最大跌幅在3.3%,价格一举刷新3个月低点。这波调整虽在市场预期之内,但双焦期货的跌势究竟会持续多久,成了当下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

  对昨日双焦盘面的大幅走弱,一德期货研究员赵晴表示,这是近期供需宽松与市场情绪转空的结果。

  南华期货黑色产业分析师张泫也持相似观点。她认为当前双焦基本面已呈现供需转弱的明确态势,而供需关系转弱正是市场的核心矛盾。

  “焦煤价格显著下行,核心驱动源于供需两端预期博弈。”新湖期货研究所黑色建材研究员肖雨茜进一步补充说,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冬季电煤供暖保供例会,月中下发2026年动力煤(0-641.00-100.00%)中长期保供合同签订相关通知,月底蒙古国、俄罗斯高层会面中分别提出年度对华煤炭及煤炭制品出口量增至1亿吨的冲量计划,多重的供给端宽松预期抑制了市场情绪。

  从供给端看,焦煤供需预期正持续转向宽松。赵晴介绍,在国内11月保供政策推动下,产地动力煤矿复产明显,前期坚挺的煤价本周已出现回落,对焦煤价格的支撑力度随之减弱。进口方面,蒙煤通关量维持高位,还存在年底冲量预期,且蒙古国及俄罗斯计划加大对华煤炭出口,这进一步加大了焦煤供应宽松格局。海运煤也凭借价格优势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尤其是10月澳煤进口利润达到100~150元/吨,预计11月至12月将有100万吨以上澳煤集中到港。  

  不过,肖雨茜认为,从基本面实际情况看,当前市场对供给增量的预期或存在一定高估。从国内供应端看,钢联数据显示,上周523家样本煤矿开工率为86.94%,环比提升0.66个百分点,11月以来矿山呈现小幅复产态势,但在超产核查、安全生产等监管下,行业整体开工率始终在83%~87%间波动,实际复产空间可能有限。后续看,12月起多数煤矿将逐步完成全年生产计划,年底季节性停产检修将陆续启动,预计12月到明年1月煤矿开工率将呈现季节性下滑,供应端复产增量难以持续释放。

  赵晴表示,价格层面已率先反映供应变化,11月以来山西焦煤价格累计下调50~150元/吨,蒙煤跌幅更是接近200元/吨。与此同时,10月起煤矿订单多数预售至11月中旬,目前预售订单已基本兑现,而新签订单表现不佳,库存有所累积,坑口价格和线上竞拍价格均出现回调。

  赵晴进一步称,需求端的疲软则进一步压制了双焦价格。当前,钢材消费进入季节性淡季,钢厂利润承压,部分钢厂甚至出现现金流亏损,日均铁水产量随之下滑。同时,随着国内产地多数煤价已触及年内新高,下游企业对高价的承接能力开始转弱,购煤节奏放缓,导致上游出货受阻、库存开始累积。而山西地区焦煤现货价格偏高、焦炭提降预期增强,下游采购也普遍谨慎,进一步加剧了上游矿山的库存压力。

  张泫补充道,更值得注意的是,期货盘面的跌势让期现贸易商积极出货,市场看跌情绪浓厚,放大了盘面波动。此外,长假前后终端焦企已完成积极补库,目前下游的原料库存水平偏高,继续补库的驱动不足。

  综合供需两端情况,受访分析师普遍认为双焦市场的弱势格局短期内或将延续,但价格下跌空间已相对有限。

  “目前焦炭期货盘面价格已计入4轮提降预期,估值趋于合理,继续追空的风险较高。在现货价格企稳和下游需求出现明显好转信号前,市场大概率以弱势震荡的方式筑底。”赵晴进一步表示,主导双焦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铁水产量变化,若铁水产量维持在230万~235万吨,将对原料需求形成支撑;二是进口煤的冲击能否缓解;三是冬储启动时点,若下游开始集中补库,价格将获得一定支撑。

  张泫也认为,焦煤期货价格下行空间较为有限,待其充分回调后,在黑色系中仍具有多配价值。她表示,双焦期货向上的驱动因素正在逐步积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宏观政策预期向好,有望为远月合约构筑底部支撑;其二,季节性补库需求明确,冬储刚需依然存在,价格深度回调后,有望激发下游的补库需求;其三,供应影响因素可能增加,冬季环保、安全等因素对煤矿生产的制约可能加强。

  同样,在肖雨茜看来,当前双焦盘面走弱不可持续。12月基本面大概率呈现“供需双减”格局,而非市场担忧的“供增需减”。“一方面,供给端受年底停产检修影响将自然收缩;另一方面,需求端随着焦化厂库存逐步消化,预计最晚12月中旬将启动新一轮冬储补库,形成需求支撑。此外,当前盘面已充分反映各类负反馈预期,向下调整空间相对有限。”她称。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

寻商机
供应 求购 商城

小程序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广东中再盟科技有限公司 crainternation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70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