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预测
铜:周一沪铜震荡回落,市场交投收缩。现货呈现内降外增态势,进口在上个月放量后略有回落,可能与进口窗口迟迟在平水附近没有打开有关。国内11月一年期贷款利率下降,或体现货币层面维稳意志,结合近期的降准,结构性降息政策,国内经济压力仍在。技术上看,铜价支撑在六万八一带,等待更好的买入机会成熟。
铝:20日煤炭大跌,伦铝低开低走大跌约1.35%,在2695美元附近运行。沪铝今日冲高回落收小阴,收于19605。沪铝成交持仓均下降,市场情绪不佳。政策因素影响下市场流动性不足,涨势缺少持续性。但基本面好转,后市可能在伦铝带动下,逐步反弹。上方压力22000,下方支撑18500。
锌:基本面上,国内矿端因季节性停产仍然处于偏紧状态,冶炼端因环保及炼厂检修等因素,供应或不及预期。下游消费端,因冬奥会即将来临,河北地区环保把控升级,镀锌及氧化锌企业减停产,开工率持续下滑,需求延续弱势。刚需双弱下,料沪锌偏弱震荡。
铅:铅库存较上周四续减0.11万吨。目前铅价回落,再生铅与原生铅产量随检修结束或增加,国内下游蓄电池消费一般,社会库存去库减缓,铅价承压。美元指数高位震荡,基本金属承压。现货市场流通略显宽松,下游询价谨慎,刚需采购,成交表现平稳。
锡:受宏观层面影响,锡价维持高位震荡运行。目前基本面供需短缺支撑仍存在,原料端供应受疫情影响,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锡锭海外库存整体仍处于较低位置,国内库存有所下滑。需求方面,因锡价在高位抑制终端需求。整体来看,供需面在高价下延续僵持态势,市场整体成交改善不大。
镍:宏观方面,美联储鸽派预期转弱,市场购买金属对抗通胀的的需求降低;短期货源短缺构成利好,但中期供应关系利空,整体来看,当前价格相对合理,预计短期沪镍在14.2万附近震荡为主,中长期跌破14万概率较大。
焦炭:20日临汾一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2630元/吨;潍坊准一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2960元/吨;唐山准一级冶金焦含税出厂2600元/吨。国内焦炭市场暂稳运行。供应方面,部分地区焦企受冬奥会、环保等因素影响限产力度将加大,部分地区将关闭一批落后产能,焦炭产量或将减少,加之煤价回调对焦炭成本端支撑增强,焦企对焦价持看涨态度,部分焦企惜售待涨心理较强,多优先发货给长协钢厂。需求方面,部分地区钢厂考虑到冬储因素对焦炭采购节奏加快,部分地区钢厂高炉计划复产,有提前备库安排,预计短期内焦炭市场稳中偏强运行。
矿价:20日铁矿石价格跟随市场调整,同时唐山地区再次限产也对矿价施压,短期或呈震荡调整。近期海外发运和国内到港回落,下游钢厂铁水产量低位回升,供需出现边际改善,即使铁矿石港口库存仍在攀升,但市场对后期复产预期仍有信心,钢厂补库积极性提高,预计矿价将延续偏强震荡运行。
钢坯:20日唐山钢坯直发尚可,仓储现货报4500-4510元/吨含税出库,部分成交。下游成品材稳中趋强,窄带成交一般,型钢偏弱。唐山迁安地区普方坯资源出厂含税上调20,报4420元。
期货价格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5:59报6.3827元,较上周五纽约尾盘涨45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3902-6.3813元区间。
道琼斯指数12月20日(周一)收盘下跌433.28点,跌幅1.23%,报34932.16点;标普500指数12月20日(周一)收盘下跌53.09点,跌幅1.15%,报4567.55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12月20日(周一)收盘下跌188.7点,跌幅1.24%,报14980.9点。
德国DAX30指数12月20日(周一)收盘下跌298.84点,跌幅1.92%,报15232.85点;英国富时100指数12月20日(周一)收盘下跌71.72点,跌幅0.99%,报7198.20点;法国CAC40指数12月20日(周一)收盘下跌56.53点,跌幅0.82%,报6870.10点;欧洲斯托克50指数12月20日(周一)收盘下跌53.80点,跌幅1.29%,报4107.55点;西班牙IBEX35指数12月20日(周一)收盘下跌68.75点,跌幅0.83%,报8242.85点;意大利富时MIB指数12月20日(周一)收盘下跌426.41点,跌幅1.60%,报26185.00点。
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大幅收跌,WTI 1月原油期货到期交割日收跌2.63美元,跌幅3.71%,报68.23美元/桶。 WTI 2月原油期货收跌2.98%,报68.61美元/桶。 布伦特2月原油期货收3.00美元,跌幅4.08%,报71.52美元/桶。
上期所原油期货2201合约夜盘收跌2.99%,报447.00元人民币/桶。
COMEX 2月黄金期货收跌0.6%,报1794.60美元/盎司。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 12月21日(周二)晚盘收盘下跌0.59%报369.51元/克;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T+D 12月21日(周二)晚盘收盘下跌0.42%报4699.0元/千克。
LME期铜收涨9美元,报9446美元/吨。 LME期铝收跌54美元,报2671美元/吨。 LME期锌收跌32美元,报3354美元/吨。 LME期铅收跌14美元,报2294美元/吨。 LME期镍收跌308美元,报19340美元/吨。 LME期锡收跌215美元,报38195美元/吨。
国际铜夜盘收涨0.08%,沪铜收涨0.09%,沪铝收跌0.89%,沪锌收跌1.55%,沪铅收平,沪镍收跌1.62%,沪锡收涨0.27%。 不锈钢夜盘收涨0.34%。
螺纹期货夜盘收跌1.37%,热卷收跌1.74%;铁矿石期货收涨0.95%。焦炭夜盘收跌2.43%,焦煤收跌0.56%,动力煤收跌2.19%。
宏观与行业要闻
1、工信部:2022年要扩大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消费
12月20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强调,2022年要着力提振工业经济,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落实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抓好“十四五”规划宣贯实施,全力以赴实现一季度平稳接续。打通重点产品供给堵点卡点,有效畅通工业经济循环。深化产融合作,着力提振制造业投资。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扩大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消费。做好重大外资项目服务保障。
2、国家能源集团:要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 推进新能源发电与电解水制氢耦合发展
国家能源集团16日召开氢能产业发展专题会。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刘国跃,要深入研究氢能助力集团公司低碳转型的路径。要在已有的科研成果和发展基础上,把握氢能产业发展脉络,选择好技术路线,稳步开展工程科技示范,扎实稳妥布局项目。要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推进新能源发电与电解水制氢耦合发展,推进燃煤机组掺烧液氨探索综合减污降碳,推进新能源制氢与现代煤化工耦合发展,推进煤炭生产运输及辅助环节的氢基新能源替代,更好地发挥氢能在传统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耦合作用。
3、明年“双碳”路径敲定,多部门绘就“施工图”
从2021年“1+N”顶层设计的颁布,到最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再到近日多部门陆续亮出“施工图”,2022年“双碳”工作的思路进一步清晰。从释放的信号来看,新的一年,更强调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在积极推进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及多元储能产业发展的同时,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保供能力建设将加强。同时,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将对地方政府、地方经济和企业产生深远影响,多产业绿色转型加速推进,业内人士建议尽快完善碳排放“双控”相关配套细则。
4、楼市近600次调控,业内人士认为“稳定”成2022年主基调
房企“三条红线”和“集中供地”等政策在2021年年初正式实行,房地产行业2021年迎来了重大的变化——过去行业的高杠杆、高周转、高回报的模式已经不在。房地产行业销售也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11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继续高位,单月高达56次房地产调控,年内累计房地产调控次数高达586次。展望未来,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稳定”是明年楼市的主基调,年末各种调控政策的指向就是稳定楼市,这也代表了政策见底。另一方面,政策有望将围绕“三稳”任务,因城施策、供需两端发力;同时,适度加快长租房市场发展,推进保障房建设。
5、中国稀土行业协会:1-11月全国稀土新材料产量19.1万吨 同比增长20.5%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文浩今日在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表示,稀土新材料发展势头良好,2021年1-11月,全国稀土新材料产量19.1万吨,同比增长20.5%。稀土材料需求增长的拉动,产品价格回升上涨,稀土行业上下游企业经营收入实现良好增长。
6、疫情肆虐和拜登经济日程命运多舛可能导致油价创本月最大跌幅
① 油价可能创本月最大单日跌幅,对omicron病毒变种肆虐和拜登经济计划命运多舛的担忧打击了市场人气。纽约原油期货一度下跌6.4%,至66美元附近。悲观情绪蔓延整个金融市场,因为病毒感染病例激增导致各地纷纷限制出行。随着参议员Joe Manchin的意外反水打乱了拜登2万亿美元经济议程,美国经济信心受到打击。② CIBC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的高级能源交易员Rebecca Babin表示,防疫反应的不确定性加剧了石油市场的担忧和波动。虽然一些政府起初表示他们会努力避免封锁,但随着omicron变异株肆虐,可能会有更多政府被迫投降。石油市场结构也显示出疲软迹象。1月WTI期货较2月合约贴水,因omicron黯淡了近期需求前景。布伦特的近月利差也出现看跌的期货升水模式。
7、德国央行:疫情可能导致本季度德国经济出现萎缩
德国央行在报告中表示,由于新冠疫情复燃引发新的封锁措施,令购物者留在家中不愿外出,德国经济本季度可能萎缩。一些服务业的活动受到“严重阻碍”。虽然与一年前相比对销售的影响应该会小一些,因为当前的封锁措施并不那么严厉,而且时间相对较短,但持续的供应紧张局面正在带来额外的压力。12月份德国商业信心连续第六个月下滑,现状指标和预期指标都在恶化。德国央行周一表示,由于天然气价格飙升并可能在2022年初影响到消费者,预计未来几个月德国CPI同比涨幅将保持在4%以上。
8、12月20日LME有色金属库存
LME铜库存减150吨至89000吨。LME铝库存减3775吨至975825吨。LME铅库存减75吨至55100吨。LME锌库存减875吨至204650吨。LME锡库存持平至1755吨。LME镍库存减738吨至105390吨。
9、12月20日上期所有色金属仓单日报
上期所铜增474吨至10680吨;上期所铝增2803吨至243199吨;上期所铅减4493吨至93690吨;上期所锌持平至26278吨;上期所锡减343吨至1622吨;上期所镍减500吨至3497吨;上期所不锈钢持平至2609吨
10、全球钢铁冶金绿色低碳试验及应用项目正式开工
近日,全球钢铁冶金绿色低碳试验及应用项目开工仪式在八钢欧冶炉炉前回转平台举行。富氢碳循环高炉作为中国宝武低碳冶金创新实验基地,是在传统高炉的基础上,打破技术瓶颈,建设的具有创新性、颠覆性的碳减排、碳中和工艺技术和示范项目,通过以氢代碳氢还原,将进一步降低高炉炼铁工序的碳消耗,实现输出煤气的循环利用和碳减排30%以上的目标。
11、11月中国出口煤炭26万吨 同比增长58.5%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1月,中国出口煤及褐煤26万吨,同比增长58.5%;1-11月累计出口239万吨,同比下降22.9%。
12、山西阳光项目4号焦炉成功投产
2021年12月,由中冶焦耐设计的山西阳光369万吨/年6.78米捣固焦化项目4号焦炉成功投产。据悉,这是中冶焦耐在自主研发的世界上第一座6.78米捣固焦炉建成投产后,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持续优化创新的新一代6.78米捣固焦炉。
13、1-11月规模以上前十名企业原煤产量19.78亿吨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1-11月,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36.74亿吨,同比增长4.2%。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19.78亿吨,同比增加1.08亿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53.8%。其中,8家企业产量增加,合计增产1.27亿吨;2家产量下降,合计减产0.19亿吨。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