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月13日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会议,部署推进加力扩围实施以工代赈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工作,指出要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领域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以工代赈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尽最大可能吸纳带动相关重点群体就地就近就业。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支持地方实施1008个以工代赈项目。资金主要投向832个脱贫县等欠发达地区,并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任务较重以及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重点支持劳务用工量大、技术门槛低、工程机械作业少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吸纳低收入群众特别是农村脱贫人口、防返贫监测对象、因灾需赈济人口、易地搬迁脱贫群众等参与项目建设,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提前下达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联合财政部提前下达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工代赈任务40.5亿元,加上此次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目前已累计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投资140.5亿元。
此次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在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发挥以工代赈促进返乡农民工和农村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的政策功能。要加强部门协同联动,聚焦相关重点群体就业增收需求,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领域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以工代赈项目谋划储备力度,深入挖掘工程建设、服务保障、项目管理和建后管护等各环节务工岗位,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以工代赈项目组织实施,尽最大可能吸纳带动相关重点群体就地就近就业,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并通过岗前培训、以工代训等方式,同步提升务工群众就业技能。
来源:经济参考报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