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CRA国际!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139-2805-1668

资讯中心

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
全球铜业面临重大变局:美国出口限制提议背后的供应链博弈与价格风暴
发布时间:2025-04-16 16:35:09 浏览:11
引言

全球铜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供应链重构。美国铜业巨头力拓、南线公司等突然呼吁政府限制铜精矿和废铜出口,而非加征进口关税,这一反常建议若被采纳,将彻底颠覆延续数十年的中美铜贸易格局。作为全球最大的废铜供应国,美国每年向中国出口约60万吨废铜,占中国进口量的重要比例。这一政策转向不仅可能引发中国冶炼厂的“断粮”危机,更将点燃全球铜价新一轮上涨的导火索。

一、政策转向:从关税大棒到出口封锁

1. 行业巨头的“反常”建议

美国232条款铜关税调查原本旨在通过加征进口关税保护本土产业,但力拓、南线等铜业巨头却提出限制出口的“反向操作”。这一建议的动机耐人寻味:

•抢占全球铜库存:美国正通过高额关税预期吸引全球铜流入。COMEX铜价较LME溢价达14%,刺激贸易商将铜从伦敦运往美国,导致美国铜库存激增,其他地区供应紧张。

•转嫁成本压力:全球铜矿品位下降、新项目延迟(如秘鲁特罗莫克铜矿因环保问题停产),叠加新能源需求激增,铜价长期上涨压力巨大。限制出口可推高国际铜价,缓解美国冶炼厂的成本压力。

2. 中国的“废铜依赖症”

中国铜冶炼厂对美国废铜的依赖远超想象:

•历史依赖:高峰时期,美国废铜占中国进口量的近1/3,部分工厂超70%原料来自美国。

•短期冲击:若出口受限,中国将面临至少60万吨/年的废铜缺口。尽管已转向东南亚、智利等地,但供应链调整需时,中小企业或被迫减产。

•长期转型:中国废铜回收率已居世界前列,但短期内难以填补缺口。此次危机或加速国内回收体系升级,推动铜产业向自给自足转型。

二、价格风暴:全球铜市“火药桶”即将引爆

1. 供需矛盾持续升级

•供应端:2025年全球铜缺口预计达50-100万吨。铜矿品位下降(如智利埃斯孔迪达铜矿历史罢工)、新项目延迟(如刚果卡莫阿-卡库拉项目短期增量有限),叠加ESG约束(水资源限制、社区抗议),供应增速显著滞后。

•需求端:新能源革命加速铜消耗。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30年前铜年需求将增至3000万吨,较2025年增长近50%。中国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7.7%,南方电网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1750亿元,铜需求持续攀升。

2. 市场溢价与套利狂欢

•COMEX-LME价差飙升:COMEX铜价年内涨幅超27%,较LME溢价达1200美元/吨,创历史高位。贸易商疯狂套利,将铜从亚洲运往美国,导致LME亚洲仓库库存锐减,注销仓单占比近50%。

•区域供应失衡:美国“抢铜大战”导致其他地区精铜紧缺。东南亚进口铜溢价升至11个月峰值,欧洲库存同步下降,全球供应链面临区域性断裂风险。

三、美国废铜行业:从“香饽饽”到“烫手山芋”

1. 出口限制的反噬效应

•库存危机:美国废铜出口已接近停滞,库存积压严重。失去中国这一最大买家后,小型企业面临生存危机,部分或被迫退出市场。

•价格劣势:美国废铜因劳动力、环保成本高,国际竞争力下降。即使限制出口,也难以消化国内库存,大型企业或通过兼并重组整合市场。

2. 行业协会的反对声浪

美国再生材料协会强调国内废铜供应充足,限制出口将损害贸易自由。但数据揭示矛盾:2025年1月美国再生铜出口量环比下降14.31%,中国仍是最大买家(2.32万吨)。行业内部利益分歧凸显,政策博弈持续升温。

四、全球铜贸易格局:从“美国中心”到“多极化”

1. 中国的供应链重构

•多元化进口:加速拓展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废铜来源,降低对美国依赖。

•技术升级:提升国内废铜回收效率,推动产业绿色转型。2025年再生铜占比或达20%,部分缓解供应压力。

2. 全球铜库存“大迁徙”

•美国“吸铜效应”:关税预期导致全球铜库存向美国转移,其他地区显性库存或降至30-40万吨(低于5年均值)。

•隐性库存风险:企业为应对供应链中断增加“安全库存”,加剧市场紧张情绪。

五、未来展望:铜价“破万”倒计时?

1. 短期价格趋势

•关税政策落地前(预计4月):COMEX铜价或维持强势,LME铜价受全球短缺支撑,有望突破10500美元/吨。

•风险提示:若关税政策延迟或力度不及预期,价差可能快速收窄,多头获利了结引发价格回调。

2. 长期结构性矛盾

•铜价中枢上移:新能源需求、供应约束及政策博弈将长期支撑铜价。高盛预测2025年铜价目标12000-13000美元/吨,CRU预计均价10500-11500美元/吨。

•供应链区域化:全球铜贸易或从“美国主导”转向“多极化”,中国、欧盟加速战略储备,企业需灵活调整采购策略。

结语

美国限制铜出口的建议犹如一枚“深水炸弹”,其冲击波已在全球铜市场掀起巨浪。中国需加速供应链多元化,美国废铜行业面临洗牌,而全球铜价正步入“破万”倒计时。在这场铜业博弈中,没有赢家,只有适应者。未来铜市场的走向,将深刻反映全球供应链重构的阵痛与新生。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

寻商机
供应 求购 商城

小程序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广东中再盟科技有限公司 crainternation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70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