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与全球产业变革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煤焦钢矿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重构”的深刻转型。4月10日,中辉期货在山西交城举办“华风古韵·庞泉涌智”黑链商品服务主题峰会,探讨煤焦钢矿产业链供需格局演变、风险管理模式及衍生工具应用实战解析。
会上,热联研究院院长章冬冬对当前钢铁出口格局进行了解析。由于俄乌出口供应减少、印度钢铁需求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钢材直接出口总量1.11亿吨,同比增长2080万吨。部分国家对我国出口钢材出台反倾销措施,使得钢材出口结构发生变化。另外,2024年我国钢材间接出口增量3585万吨,对粗钢总需求拉动为3%,集装箱、风电出口贡献最大。2025年1—2月测算间接出口累计同比增加460万吨,增长16.76%。
钢铁市场价格波动大,企业利润容易受到影响。产业链企业通过期货和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可平滑利润、稳定经营,将采购和销售决策从关注绝对价格转为相对价格,还能利用规模和产业链优势推动长期发展。
“衍生品应用模式包括基差模式及含权模式。基差存在多维度定义,包括不同合约、品种、区域间的差异。以螺纹钢(3487, -54.00, -1.52%)正套和热卷(3668, -61.00, -1.64%)反套为例,通过分析基差走势,在基差偏离正常范围时进行操作,如螺纹钢正套在基差低位时布局,待基差走扩获利;热卷反套在盘面大跌后利用基差修复盈利。”厦门建发期现综合部副总经理盛佳峰说,含权贸易模式多样,采购方案可锁定最高采购价、争取低价采购并获补贴等;销售方案能锁定最低销售价、获取溢价销售机会等。针对不同终端客户场景,提供买看跌、看跌领口等期权服务方案,满足客户在不同市场行情下的风险控制和利润锁定需求。
盛佳峰认为,企业在运用衍生品的过程中,要根据业务背景和需求,采用正套或反套模式,在操作过程中注重分析基差走势、匹配钢厂资源、满足客户结算要求等,同时要关注钢厂结算政策、市场需求变化等风险因素。衍生品在钢铁供应链中应用广泛,能帮助企业应对价格波动风险,通过合理运用基差模式和含权模式,结合企业实际业务情况和市场行情,可实现利润锁定、成本控制和风险规避,提升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
记者注意到,2025年煤焦行业面临供需失衡与环保政策的双重压力。受房地产低迷和钢铁产能过剩影响,焦煤(1556, -15.00, -0.95%)需求持续疲软,低价进口煤加剧了供给宽松格局,价格中枢承压下行。环保政策趋严推动钢铁行业能效升级和电炉钢占比提升,进一步压制焦煤需求,同时倒逼焦化企业投入高成本进行技术改造,中小规模产能加速出清。
在圆桌沙龙环节,与会嘉宾认为,黑色产业链二季度供应或转向宽松,产量维持高位,需求边际下滑,价格弹性进一步降低,钢铁价格处于“寻底”阶段。另外,二季度基差波动可能收窄,不建议大规模配置基差库存,传统贸易企业需警惕基差转向风险。
山西鹏飞集团期货部期现分析师肖锋认为,应结合生产需求与市场预判,灵活运用期货锁定利润或补充库存。尝试利用期权优化成本,但面临效率低、敞口管理难度大等挑战。要以现货为基础、期货作为辅助工具,注重风险控制与资金安全。
中辉期货董事长安中山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期货市场不仅能为实体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而且在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性方面也能发挥关键作用。随着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期货衍生品在服务黑色产业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市场挑战。中辉期货将继续深耕产业,牢记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客户需求,助力企业稳定生产经营。
来源:我的钢铁网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