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低空经济概念盘初活跃,天府文旅开盘快速拉至涨停,威贸电子、英搏尔、四川九洲、西域旅游、万丰奥威等跟涨。消息面上,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正式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第一张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
亿航智能作为全球首个集齐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标准适航证(AC)及运营合格证(OC)的"四证企业",其EH216-S航空器已累计完成6.4万架次安全飞行,商业化进程较原计划提前12个月。合肥国资平台与亿航成立的合翼航空,正依托骆岗空中交通枢纽港构建"15分钟城市空中交通圈",首批航线将串联政务区、滨湖科学城等核心地标。
此次资质落地恰逢国务院《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政策窗口期,该方案明确要求2027年前形成万亿级低空经济生态圈。资本市场对此反应剧烈,万丰奥威(002085.SZ)等材料供应商单周涨幅超20%,主力资金持续加仓航空航天级铝合金、钛合金标的。值得关注的是,运营资质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链价值分配:传统以飞行器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图谱,正加速向运营服务、空域管理、材料创新等环节延伸。
在技术维度,OC资质背后是运营标准体系的重大突破。中国民航局创新建立的"三维度九要素"审定框架,将航空器适航性、空域动态管理、地面保障系统纳入统一监管体系。这种"技术标准+场景验证"的协同模式,使审定周期较传统流程缩短40%,为后续大疆、峰飞等企业的资质申请建立范式。
合肥市同步推出的低空经济"揭榜挂帅"机制,已吸引23家企业攻关航材耐腐蚀涂层、电池热管理等关键技术,政府配套资金达15亿元。
随着载人商业化进程提速,航空材料迎来迭代窗口期。EH216-S采用的7075-T7351铝合金骨架,较初代机型减重18%的同时提升抗疲劳强度30%,这项由西南铝业(000878.SZ)独家供应的技术突破,直接推动企业航空铝材订单激增150%。
更具颠覆性的是,亿航正在测试的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旋翼部件,将传统钛合金的耐温极限从600℃提升至850℃,这项技术可能改写eVTOL动力系统的材料选择逻辑。
市场格局的演变在二级市场显露端倪,宝钛股份(600456.SH)3月以来获北向资金净买入12.7亿元,机构调研显示其3D打印钛合金构件良品率突破95%,成本较传统工艺下降40%。
与此同时,云路股份(688190.SH)的非晶合金-镁基复合材料进入适航验证阶段,这种兼具电磁屏蔽与轻量化特性的新型材料,可能在未来三年替代30%的传统航空镁合金市场。
从资本市场的热烈反应到材料实验室的技术攻坚,低空经济已突破概念阶段,进入商业化运营与技术创新相互赋能的新周期。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