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长乐区是全国最大的锦纶民用丝、经编花边面料和化纤混纺纱生产基地。“千人纱、万人布”曾是传统纺织产业的真实写照,如今依托数字化、智能化,长乐纺织产业加速向技术密集型蝶变,形成了从“一滴油”“一根绳”到“一块布”的全产业链布局。
攻克“卡脖子”难题
从“草根工业”起家,长乐纺织如今已在国内纺织工业版图上占据重要位置。这得益于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己内酰胺。从受制于人到自主生产,己内酰胺“卡脖子”问题得以破解,这离不开总部位于福建长乐的恒申集团的不懈努力。
从石油中分离出原料苯,继而生产己内酰胺的上游原料环己酮。己内酰胺主要用于合成聚酰胺纤维。聚酰胺纤维俗称尼龙或锦纶,是织布的重要材料,有许多不同种类,常用的包括“锦纶6”。
曾经,己内酰胺高度依赖国际化工巨头供给。恒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龙说,从国外把己内酰胺买回来生产切片,需要连续做聚合,生产不能波动,一波动,生产秩序紊乱,产品质量下降。
“己内酰胺以前主要被国外大企业垄断,有一段时间,我们在市场上见不到己内酰胺的影子。人家不卖给我们,对企业、对我个人来讲,打击都很大。”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陈建龙仍然十分激动。
2013年,恒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瞄准了一个目标:自主生产己内酰胺。
福州市连江县可门港经济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是申远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所在地。2017年,申远一期年产40万吨己内酰胺及聚酰胺一体化项目在这里投产。2018年,恒申集团收购荷兰福邦特己内酰胺及相关业务,成为全球己内酰胺供应商巨头,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完成“锦纶6”八道产业链完整布局。
恒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化工板块(连江区)总经理谷俊说,“锦纶6”原先只有聚合、纺丝、加弹、染整等六道产业链,很少有做化纤的企业敢往上游整合。“我们横跨两个行当,率先从老本行——化纤跨入了新领域——化工。先从己内酰胺上游——生产环己酮做起,再做己内酰胺,大家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旧衣获“新生”
延伸链条,锚定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长乐纺织龙头企业中已经成为共识。位于长乐区的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生产线飞速运转,用来生产尼龙纱线的原料不再是石油提取物,而是将废旧纺织品进行十多道工序处理,最终实现废料循环再利用,制作各类规格的纤维品种。
据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黎明介绍,这种被称为“爱赛纶”的消费后再生锦纶纤维是该企业自主创新的环保再生绿色产品。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临界技术路线,技术上已经实现对市面上废旧尼龙面料循环再利用回收。
与原生纤维相比,每生产1吨“爱赛纶”,大约减少3吨二氧化碳排放。在该企业的样品展示区,记者看到“爱赛纶”已经用于户外运动用品、风衣、内衣等多款产品。
据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纺丝厂高级经理王志强介绍,目前,该生产线已通过国际纺织交易行业的回收再生标准认证,来自欧美多个品牌已跟永荣锦江合作开发消费后再生锦纶纤维。今年春节假期后,“爱赛纶”正式投入量产,将带动下游上千家织造企业,推动更多绿色纤维产品上市。
“爱赛纶”是长乐纺织企业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永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华新说,永荣始终以节能、降耗为目标,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使工业生产全过程的污染物的产生量最少化。同时,始终关注可持续发展,推动变废为宝,实现绿色、循环与高利用率的统一。
布局全产业链
近年来,长乐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全力支持纺织企业做大做优,推动纺织产业实现新一轮扩张,特别是引导优势企业做精做强。在纺织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从石化原料到化纤、棉纺、针织、染整等完整的纺织产业链。
福建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磊指出,近两年,靠外地供应商收购白坯布,印染后再转为产品的路子走不通了。“现在,长乐纺织企业有意识地增加了印染和产品开发,直接以成品面料对接下游企业,不但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也提高了竞争力。”
林磊认为,企业要依靠特色产品拓展市场,因此长乐纺织集群在产品创新上下了很多苦功。福建省已连续两年推荐并公布纺织鞋服新产品名单,业者尝到了创新的甜头,纷纷加大创新投入。
据长乐区工信局统计,2024年,长乐区规上纺织服装企业增长到27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644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63%。作为“无棉之地”的长乐,通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织造”起千亿纺织之城。
“我们将持续深化纺织产业链链长制,推进纺织产业链延伸。” 长乐区工信局总工程师王利琴说,未来,长乐将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打造“中海创”“辅布司”等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