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消息,近日,该院703所牵头联合总体设计部研制出中国首个“3.35米铝锂合金箱底”。该箱底为整体成形,一条焊缝都没有,而且材料实现升级换代,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贮箱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中国重型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火箭等的研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在中国现役火箭上,每一个火箭的燃料贮箱都有两个箱底。每个箱底,看上去就像半个西瓜,传统工艺是由8个瓜瓣儿、1个顶盖和1个过渡环“拼焊”而成,每个箱底上一共有10条主焊缝。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703所旋压专项副主任工程师温涛介绍,一枚火箭上通常有26个箱底,约有260道焊缝,总长度将近一千米。焊缝破坏了材料的连续性,是整个箱底最薄弱的环节。焊接中容易产生气孔、变形、裂纹等缺陷,影响箱底可靠性和合格率。取消焊缝后,火箭能够减重60公斤。
温涛介绍,“3.35米铝锂合金箱底”采用整体旋压成形工艺,就是一块板材在一个数控程序内、通过一个模具、历经一次装卡,一步成形、整体成形。整体旋压成形,制造工序少、周期短,而且可靠性高,整个箱底上没有一道焊缝。原来一个箱底的生产周期要两三个月,现在15天到20天就能完成。铝锂合金是一种先进的轻量化结构材料,它的优势是密度小、强度高。采用这种材料,能让箭体结构减重15%以上,运载效率提升20%。
温涛表示,“铝锂合金箱底整体旋压成形”工艺的成功掌握,将为中国重型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火箭等的研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攻克“3.35米铝锂合金箱底”的成形工艺只是第一步。后续,他们还将继续试制“5米铝锂合金箱底”,并实现火箭箱底由有模具成形到无模具成形的跨越。
来源:中国新闻网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