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CRA国际!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139-2805-1668

资讯中心

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
王长华:以源网荷储一体化筑牢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根基
发布时间:2025-11-26 09:06:27 浏览:10
“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钢铁企业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不仅能优化自身能源结构,更能参与电网调度、助力电网平衡,这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11月19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节能环保工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节能环保技术交流会上,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能源动力事业部副总经理王长华作专题报告,系统分享南钢在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电力体系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与规划蓝图,为钢铁行业破解“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难题提供“南钢方案”。

构建“源网荷储”协同发力的能源生态

王长华首先直指钢铁行业的碳排放责任与转型紧迫性。“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是我国碳排放最高的制造业行业,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战场。”他强调,随着钢铁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低碳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成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在能源转型的大框架下,电力系统的角色尤为关键。王长华援引数据指出,2023年江苏省钢铁企业年用电量达490.72亿千瓦时,占全省工业用电量的9.1%、社会用电量的6.2%。

王长华详细介绍了南钢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现有建设成果,以“源、网、荷、储”四端协同为例,展现钢铁企业能源系统的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路径。

在“源”端,南钢已形成多元能源供给格局:现有富余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机组总装机440MW,其中2台120MW超高温亚临界机组发电效率达40%;余热余压发电机组装机68MW,充分回收生产过程中的富余能量;光伏发电站累计装机57.18MW,利用厂房屋顶资源实现清洁能源就地生产。“我们坚持‘应建尽建’原则,让每一份能源都得到高效利用,2025年南钢自发电比例已超过60%。”王长华说。

“网”端建设则为能源高效流转搭建“主动脉”。南钢现有3座220kV变电站,总变电容量达1500MVA,形成与公用电网并网运行、兼顾新能源接入与应急保电的内部供电网络。“电网是能源协同的核心纽带,我们正通过技术升级解决内源性电源倒送问题,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王长华说。

“荷”端的电气化改造成为减碳亮点。截至2024年10月,南钢已完成4台内燃机车“油改电”,替换后相关区域每年减少燃油消耗392吨、二氧化碳排放1248吨,降本增效480万元。王长华介绍,改造后的机车采用磷酸铁锂或超级电容供电,功率最高达880kW,累计行驶里程最长已超4.3万公里,“交通用能绿色化是‘荷’端优化的重要方向,也是我们践行低碳理念的具体体现。”王长华表示。

“储”端则为能源平衡提供“缓冲器”。2024年1月份,南钢投运国内当时最大用户侧储能电站,装机容量61MW/123MWh,采用“两充两放”运行模式(00:00-08:00谷时充电,8:00-11:00峰时放电,11:00-17:00平时充电,17:00-20:00峰时放电),每年可产生效益4400万元。“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调整充放电策略参与电网负荷响应,自投运以来已增收近千万元,实现了‘安全保供’与‘效益提升’的双赢。”王长华介绍。

分三步走打造国内领先示范工厂

面向“十五五”时期,王长华阐述了南钢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三年规划:总投资约9亿元,分三阶段推进,目标2028年全面建成国内领先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厂。

2025-2026年,重点建设分布式光伏(18.99MW)、分布式风电(8MW)、用户侧储能二期(20MW/40MWh)及2座V2G超级充电站,并搭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实现能源的实时感知与协同优化;2026-2027年,拆除2台50MW老旧机组,新建1套100MWCCPP(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将发电效率从31%提升至50%,预计年增发电量2.93亿千瓦时、减碳28.13万吨;2027-2028年,完成18台内燃机车“油改电”改造,推动重卡运输及铁路机车电气化率达90%,年减碳0.67万吨。

“这套规划的核心是‘四化’——能源供给低碳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运营管理数智化、储能服务多元化。”王长华表示,南钢将通过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实现“源源互补、源网协调、网荷互动”,让新能源就地消纳率提升至100%,同时通过虚拟电厂聚合区域微电网参与电力交易,为钢铁行业能源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王长华最后表示:“我们要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让制造更加美好、让工业更有力量,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钢铁力量。”
来源:中国冶金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

寻商机
供应 求购 商城

小程序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广东中再盟科技有限公司 crainternation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70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