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的渭南,农业和制造业是传统优势。其中,与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等产业关联密切的印刷包装产业,较为完整的覆盖了从造纸、塑料包装到印刷设备制造的产业链条,成为当地差异化产业突围的特色支撑和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包”罗万象:深度协同激活区域动能
渭南印刷包装产业的根基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陕西印刷机器厂的落户。历经半个多世纪发展,以龙头企业陕西北人印刷机械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北人”)为代表,产业积淀深厚,勾勒出渭南印包产业的经纬图。
此外,产业基础初具规模,渭南已聚集了一批印刷包装企业,类型涵盖纸制品包装、塑料包装、标签印刷、特种印刷等,初步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设计、印刷到后道加工的产业链条。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渭南印包产业紧密服务于乳制品、特色果业、生物医药、化工材料等支柱产业,呈现出“包”罗万象的产业协同格局。而在这一格局中,还蕴含着区域市场需求旺盛、产业升级空间大、承接产业转移机会等发展机遇。
比如,随着渭南农产品深加工、果业出口、电商物流等的发展,为印包产业提供持续的订单保障,带动了高端包装需求。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仓颉文化品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渭南通过印刷包装与仓颉文化IP、白水苹果、白水杜康等县域文旅品牌跨界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印刷包装企业的市场和美誉度。
再如,渭南可凭借产业配套、区位、劳动力等优势,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吸引投资。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渭南积极推动园区赋能招商引资,打造集设计研发、成果转化、配套设施于一体的印刷包装产业园,为统一资源调度、项目招商引资、企业落户投产提供优质保障。
“印”领未来:创新驱动抢占新质赛道
渭南市委书记樊维斌曾指出,近年来,渭南市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以“链长制”为抓手,以项目为支撑,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链加速崛起,园区承载支撑有力……
在此背景下,作为重点发展的20条产业链之一,渭南鼓励印包产业链企业技术改造,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比如,以“链主”企业陕西北人为主导,联合上下游重点企业及政府、高校等,打造政产学研用产业联盟;相继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陕西省包装印刷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技术创新平台,各类专利、标准、产品实现“三箭齐发”,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内核动力,更是为企业带来客户和订单的核心竞争力。
当机器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介入生产各环节,当数字印刷、智能印后设备、可降解材料等技术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当“黑灯工厂”、自动流水线、云平台服务不断刷新生产模式……渭南印刷包装产业从满足本地需求向服务全球市场、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创新跃进,正以“包”罗万象的产业协同力和“印”领未来的创新驱动力,全力追“新”逐“绿”,加速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印刷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