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CRA国际!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139-2805-1668

资讯中心

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
中国汽车出海探路“深耕”模式
发布时间:2025-07-03 10:36:16 浏览:12

  新能源产业链继续拓展、智能驾驶技术不断满足本土需求、制造能力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海显现“深潜”趋势,加速本土化深耕。这一过程将进一步助力当地产业转型、满足智能制造和绿色应用需求。业界专家认为,在海外市场寻求错位竞争、深化与关联方合作、建立产业生态等,将成为汽车相关企业未来出海的主流方式。

  汽车业出海向本土化阶段跃迁

  近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企业在海外布局的成效显现积极信号。

  6月29日,由宁德时代子公司宁波普勤时代有限公司参与的印尼动力电池生态系统项目举行奠基仪式。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参加项目奠基仪式时说,印尼动力电池生态系统项目将使印尼成为东南亚唯一能够实现动力电池从上游到下游全链条一体化生产的国家,印尼愿与中国伙伴携手推动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项目。

  印尼动力电池生态系统项目由印尼国有矿业公司安塔姆、印尼电池公司和宁波普勤时代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规划投资59亿美元,项目涵盖从红土镍矿开发、火法冶炼、湿法冶炼、电池材料、电池回收和电池制造等电池生产全产业链。

  印尼的项目折射出区域合作升温带来的汽车产业红利。在日前举行的2025 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上,与会代表围绕推进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等开展对话,论坛上举行的揭牌和签约等一批合作事项,彰显出RCEP框架下成员国携手迎接挑战、共谋绿色发展的决心。

  与会各国代表表示,RCEP成员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已从初期的整车贸易出海,向深度本土化阶段跃迁。例如,上汽通用五菱的印尼工厂以“整车+零部件”模式吸引供应链伙伴入驻印尼,带动当地汽车产业链升级;一些中国电池企业也相继出海RCEP成员国,在泰国、越南等地建设工厂,其中部分企业已在海外启动本地化生产。4月底,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举行奠基仪式,工厂将聚焦新能源汽车生产,年产能将达1万辆,工厂将于第四季度投产;5月,上汽通用五菱全球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印尼工厂下线;吉利国际电动车型EX5在印尼工厂成功完成试生产,将于第三季度正式启动量产。

  近年来,RCEP成员国纷纷提出了低碳减排目标。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颇钦·蓬拉军表示,共同的绿色低碳愿景,叠加契合的产业链布局和共振的市场需求,RCEP国家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正加速推进。

  在中亚地区,中国车企也表现亮眼。宇通客车出口中亚地区的第10000辆车在河南省郑州市宇通新能源厂区海外承装车间正式下线。目前,宇通是出口中亚市场数量最多的中国客车品牌,也是中亚市场最大的新能源客车供应商。

  据介绍,除了依托过硬的技术实力和独特的直服模式优势,宇通客车在竞争激烈的中亚市场脱颖而出,今年以来在中亚地区连续斩获多个重点项目订单,包括土库曼斯坦700辆燃油公交车,乌兹别克斯坦200辆新能源公交车,吉尔吉斯斯坦95辆燃气公交车、57辆轻客和15辆公路车等。

  智驾应用协同延链强链

  为满足海外市场需求,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出海进程也亮点频出。

  在中东地区,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RTA)近期与多家中国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当地落地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欧洲及中东地区总经理张亮表示,今年已与RT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无人驾驶规模化测试,计划打造阿布扎比规模最大的无人车队。张亮介绍,在阿联酋市场,旗下萝卜快跑将与本地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构建完整的Robotaxi生态系统,未来可能与新能源公司合作,探索换电等创新服务。

  在阿联酋,Robotaxi服务近期接入Uber上线,当地乘客在Uber App上预约打车行程时,可选择由小马智行Robotaxi车辆提供服务。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表示,“公司的出海业务主要布局在三个区域,一是亚洲地区,包括韩国、新加坡等;二是中东地区,例如沙特、阿联酋等;三是欧洲市场,公司已经在卢森堡建立了研发中心,车辆也已经实现上路运行。”

  对于智能驾驶服务和汽车出海,文远知行市场公关总监张羽雪表示,自动驾驶服务出海为当地创造了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培育了当地的自动驾驶领域人才。同时,通过在不同国家推广应用服务,中国企业对自动驾驶算法进一步进行了优化,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欧洲狭窄的道路、中东极端高温等不同环境。

  暨南大学教授刘金山表示,中国自动驾驶企业能够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得益于三方面原因,一是中国企业的技术成熟且落地能力强;二是落地效率高,部署周期短;三是海外市场对于自动驾驶的需求和接受度进一步提高,而中国企业恰好能满足其“技术先进+成本合理+快速部署”的综合需求。

  暨南大学教授吴战篪表示,中国智能驾驶企业出海面临着海外法规适配、技术本地化高门槛、数据跨境合规等多重阻碍,加之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业内人士表示,期待智能驾驶企业通过出海加快技术升级,形成“生态协同”,参与标准制定。有理由相信,凭借在国内外市场的充分实践与突破创新,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在未来万亿增量市场中会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国智造的“新名片”。

  高效制造拓展欧洲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车企在欧洲的销量整体呈增长态势。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国车企已掌握高效的制造能力,能适应欧洲国家消费者的需求。

  《纽约时报》援引的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汇编的注册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汽车市场的份额比一年前翻了一番。

  “中国汽车公司有能力做任何他们想调整的产品,”销售奇瑞生产的DR品牌汽车的意大利连锁经销商总经理皮尔·贾科莫·卡佩拉表示,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只需要六个月就能设计和生产新车型,“而德国人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根据JATO的数据,4月份中国汽车品牌占欧洲新车市场份额的4.9%,即53000辆,而一年前这一占比是2.4%。

  中国品牌电动汽车销量也在欧洲实现了增长。根据JATO的数据,经历了最初的市场低迷后,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电动汽车4月份销量实现反弹,当月增长了59%。

  施密特汽车公司的数据显示,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市场销量占中国汽车第一季度欧洲总销量的三分之二。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

寻商机
供应 求购 商城

小程序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广东中再盟科技有限公司 crainternation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70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