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2日从国家数据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家数据局正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推动国有企业数据管理机制创新,强化数据赋能现代公司治理和数字化转型。
此外,记者注意到,近期政策利好持续释放,旨在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其中,将加快形成数据领域的规划体系,制定印发数据产权制度和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文件;系统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推动区域、行业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我国拥有超过1.8亿经营主体,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是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主战场”,中央企业在其中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2024年12月,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其中提出实施“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加快构建国资央企大数据体系,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当天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在能源电力、交通物流、卫星遥感、新材料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动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建立开放互联的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探索多方参与的数据产品开发和收益分配机制,促进企业数据资源的高效流通和协同利用,支撑行业供需匹配、竞争调节、协同创新、市场拓展。引导中央企业在数据价值挖掘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数据资产入表。
与此同时,中央企业正积极探索数据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围绕“数据要素×绿色低碳”,以数据赋能企业绿色发展;中国电科、中国海油分别在数据赋能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数据是训练和优化人工智能模型的核心要素,人工智能的发展加速了高质量数据集的价值释放。”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智勇表示,面向教育、交通、文宣等行业领域,中国电信联合用户共同打造了99个行业数据集,涵盖语义、语音、图像、视频等类型,推出50余个行业大模型,服务1600余家行业用户。下一步,将推进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创新部署,升级一体化智算服务体系,构建“数据标注-模型调优-场景赋能”的闭环机制,实现数据价值的倍增效应。
“数据要素是推动能源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跃升的核心动能。”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丁涛说,例如在煤炭领域,企业基于设备运行历史数据与知识库,自主研发了煤炭工业设备综合诊断运维大模型,覆盖27类关键设备,实现故障预警准确率超90%。下一步,国家能源集团将在煤电清洁高效、新能源储能等领域打造更多标杆案例,推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推动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需要激发企业“供数”动力和“用数”活力。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测算,数据流动对各行业利润增长的平均促进率在10%左右,在数字平台、金融业等行业领域可达32%。
陈荣辉说,将支持企业探索市场化、场景化的数据“授权使用、分享收益”的新模式,让各方主体在创造数据价值的同时,获得与其贡献相称的回报,推动更多优质的数据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释放数据倍增效应,离不开加大基础制度供给力度,持续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部署推进。
记者获悉,国家数据局将加快形成数据领域的规划体系,制定印发数据产权制度和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文件,加快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组织开展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先行先试。健全完善数据治理、数据安全等制度。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表示,将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优化,系统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推动区域、行业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对记者表示,相关部署聚焦突破数据领域堵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健全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企业数据权益保护机制,破解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瓶颈和壁垒,降低数据生产成本。同时,将进一步促进公共数据应用示范、企业数据资源试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可信数据空间试点等工作开展,鼓励数据领域先行先试,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
来源:经济参考报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