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新发展格局下,钢铁行业要从形成新的国内供需平衡和参与高水平国际合作竞争中捕捉未来新机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经历“十三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淬炼,顶住了2020特殊之年的压力测试,站在新发展起点的钢铁行业还将坚定改革步伐,逐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科技创新为发力点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让好钢用在“刃”上。
“真是没想到!”骆铁军回忆刚刚过去的2020年,“真担心企业资金链会断裂、全行业会亏损,结果没有一个月出现亏损,只是盈利多少的问题。”
中钢协数据显示,2020年,纳入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利润从6月起同比正增长,资产负债率同比持续下降,全年实现利润总额保持增长。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持续复苏拉动钢铁行业经营超出预期。”骆铁军说,“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去几年钢铁企业挣钱了,资金状况大大改善。”
骆铁军认为,钢铁行业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得益于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多年发展积累下来的完备的产业链优势。
这些优势在全球疫情蔓延的2020年得到印证。2020年,一方面,我国钢铁行业在应急保供、医疗援助、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中国钢铁行业的需求量与生产量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带动钢铁进口大幅增加,从6月起开始形成阶段性粗钢净进口。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产钢大国,不仅没有给世界造成产能压力,反而为消化世界钢铁产能提供了广阔市场。”骆铁军说。
回顾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国钢铁生产受下游需求旺盛拉动持续高位运行,彰显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同时,进口铁矿(996, 9.00, 0.91%)石价格大幅波动,再次戳中行业痛点。钢铁行业的喜与忧,正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产生新变化的一个侧影。
站在“十四五”新起点,钢铁行业如何补短板强弱项,下好开局先手棋?
骆铁军指出,产能扩张冲动时隐时现、生态环境约束越来越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仍将是今后一段时间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钢铁行业在加快构建产业基础能力体系、打造现代化产业链上还有短板要补。”
“优化产业布局对于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十分重要,受铁矿石资源制约,近年来我国新布局钢铁企业更倾向于向沿海发展。”骆铁军说,这是沿海地区港口条件、物流成本、原料保障、环境容量等诸多优势的必然结果。
但他同时指出,钢铁行业优化产业布局不能“一窝蜂”,一定要以区域市场需求空间和资源环境容量为双底线,一定要基于能否充分联动产业链上下游考虑整个产业布局的均衡性。
“钢铁行业要转变传统自给自足的观念,减少一般产品出口,鼓励钢坯等初级钢铁产品进口,减少能源、铁矿石消耗。”骆铁军说,钢铁行业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压减粗钢产能,深耕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以高质量供给引领新的国内供需平衡和参与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竞争。
骆铁军表示,随着产能置换、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碳达峰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出台和制度完善,钢铁行业要以推动兼并重组和健全废钢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为手段,合理布局沿海和内陆产能,稳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逐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科技创新为重要发力点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让好钢用在“刃”上。
面向未来,对于钢铁行业,什么是“刃”?
骆铁军说,要立足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抢抓机遇。5G+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我国在新基建和先进制造领域投入持续加大,为汽车、家电、智能产品等钢铁下游产业用钢需求升级持续注入新动力。
“上下游产业链兼并重组是钢铁行业实现新发展格局下行业发展的新需求。”骆铁军强调,既要加快行业内的兼并重组,也要不断推进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合作,加强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从而满足不断提高的用户新需求,延长和补强产业链。
他表示,“一带一路”引领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也为钢铁企业“走出去”带来新机遇。钢铁行业具有投资强度大、产业关联性强的特点,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可缺席的参与者。
“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钢铁工业谋求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骆铁军表示,钢铁企业要充分把握全球产业链重塑的契机,同时合理评估国际产能合作空间,加大协同合作,找准合作定位,加强风险防范,以高水平的国际产能合作,着力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来源:新华财经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