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娄底钢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迎“三变”
发布时间:2024-04-24 10:26:22 浏览:122
湖南省娄底市是因钢而生、因钢而兴的传统工业城市,有“十里钢城”之称,坐拥千万吨钢铁产能。这里有“诞生湖南第一炉铁水、第一支棒材、第一卷板材”的闪亮光环,也日渐面临产业结构单一、下行压力较大、高能耗高污染问题突出等问题。
新形势下如何求解钢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答题?春日里,记者来到娄底主要产业园区调研发现,当地正加速推动钢铁产业价值走向高端、生产更加绿色、链条不断延伸,“老钢城”处处脉动着产业焕新带来的澎湃活力。
“按吨卖”变“按片卖”产业冲击高端
3月底,湖南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涟钢”)首卷0.2毫米规格L20WV1200牌号薄规格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高端无取向电工钢成功下线,标志着企业在硅钢产品研发和制造领域取得新突破。
涟钢技术中心主任刘旭辉表示,该款产品电磁性能显著提升,将进一步提高驱动电机性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强劲有力的动能。
硅钢,被称为钢铁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制造流程复杂、工艺难度高,极其考验技术能力。而另一方面,随着新型电力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等领域需求增长,硅钢市场前景持续向好。
瞄准这一趋势,2022年起,娄底将硅钢作为钢铁产业转型主攻方向,编制《娄底硅钢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在“十四五”期间将硅钢产业打造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
顺势而为,多家娄底企业争相布局硅钢产业,力求在这一领域抢占优势——
在湖南宏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96万吨高排号硅钢项目二期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5月份投产,将进一步扩大月产能至2.7万吨。
在湖南涟钢电磁材料有限公司,企业重点投资的冷轧硅钢项目(第一期)已经投产,在技术上实现了稳定生产0.18毫米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等系列突破,正向着中部地区最大的硅钢生产基地迈进。
……
“从2022年起,娄底硅钢产业‘从无到有’,目前已经初具影响。2023年,全市硅钢总产量达130万吨,位居全国前列。”娄底市发改委主任曾晚生介绍。
政府引导支持力度大,企业投资信心足,硅钢产业发展之势,是娄底钢铁产业向高端迈进的生动注脚。据了解,当前娄底持续推动1200万吨粗钢产能向450万吨硅钢基板、300万吨硅钢、195万吨汽车用钢、110万吨高强钢产能的方向升级,打造先进钢材及薄板深加工产业链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清晰产业格局。
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简称“VAMA”)生产的汽车板,可以供应国内乘用车白车身90%的零部件,并已成为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的重要供货商,2023年企业税收增长近200%;涟钢1300兆帕级高强钢成为全球一流的工程机械用结构钢,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集团等工程机械企业提供“硬核”支撑。
“娄底钢铁以前‘按吨卖’,现在‘按卷卖’甚至‘按片卖’,附加值已不可同日而语。”曾晚生说,一字之变,展示了性能提升、市场聚焦为当地钢铁产业注入的新的强劲活力。数据显示,2023年娄底钢铁产业链产值增长9%,出口钢材48.71万吨,同比增长88.8%。
“傻大黑粗”向“绿智融合”产业焕发“绿意”
春光正好,行走在涟钢厂区,生产厂房掩映在绿荫花丛之间,现代钢铁工业底色与绿色生态交融,更显生机盎然。
这座从1958年开始运转的老钢厂,曾数度因环保问题被“点名”,如今已成为“花园式工厂”模样。近年来,企业加速推动钢铁生产超低排放改造和减污降碳项目建设,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在涟钢焦化厂,一座7米级环保型焦炉轰鸣运转,取代了此前的4.3米级焦炉和热回收焦炉。“新建焦炉不仅‘个头’长大了,治污‘本领’也更强。”涟钢能源与环保部环境管理室主任覃瑞说,新焦炉全线采用超低排放设计,对焦炉烟气进行脱硫脱硝治理,困扰多年的煤尘、焦土等废气无组织排放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清洁生产、绿色运输、余热发电……绿色低碳的理念正在涟钢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覃瑞表示,2023年以来,涟钢已经实施环保治理提升项目70项,投入资金35.4亿元。目前正在立项前期及后续规划环保项目20余项,到2025年,预计还将投入13亿元进行改造。
真金白银,背后是坚定决心。瞄准减污、降碳、节能目标,娄底加快钢铁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一批“绿色工厂”、数字车间拔地而起,推动钢铁产业焕发“绿意”。
在VAMA二号镀锌线生产工厂,工业摄像头和传感器遍布各类机器设备,将设备运行状态翻译成“数字语言”,传输至生产控制信息系统,技术人员得以精准控制生产环节各项参数指标,生产环节高度智能化,有效助力节能降耗。
涟钢基于数字技术推行“智慧炼钢”,炼钢各个环节都由计算机精准控制,通过钢铁生产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持续优化工艺能效,从源头减少碳排放,2022年吨钢碳排放比国内平均值低15%以上。
与此同时,娄底积极推进废钢、钢渣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废弃物朝着高技术加工、高性能化、高值化方向发展。
走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娄底高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堆堆在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形似河沙的炼铁高炉矿渣,在这里经过技术处理后,“摇身一变”成为矿渣微粉,将被添加进高性能混凝土中,在绿色建材领域得到循环利用。高安环保总经理李昆卓说,目前企业年处理高炉水渣接近100万吨,综合产值稳定在1亿元以上。
位于冷水江市的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今年1月起利用剩余煤气进行发电的40兆瓦双超再热发电机组投入应用,每年可增加发电量25000万千瓦时,增效8000万元以上。
“VAMA正在推进投资6000万元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建设面积20万平方米,预计今年9月投产后,年减少碳排放可达7000余吨。”VAMA能源部变电站主管李琦说。
“娄底钢铁产业正在告别‘傻大黑粗’,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娄底市工信局局长梁小兵说,接下来将紧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进一步推动钢铁产业链企业老旧设备改造替代,全力为产业转型发展交出新的“绿色答卷”。
“工笔画”变“全景图”产业“延链成群”
近日,在娄底市娄星产业开发区,湖南大美智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万套硅钢电机外壳及2万吨工程机械配件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记者在现场看到,占地50余亩的生产厂房已经初步成形,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安装、调试设备。
这样火热的施工场景,最近在娄底各工业园区多点开花。2023年下半年以来,娄底立足硅钢产能优势,向下延伸产业链条,聚焦电机、变压器、小家电“三电”产业绘制招商引资图谱,一批新引进项目、新落户企业正在紧抓时间。
“娄底发展‘三电产业’具有多方面优势。”梁小兵说,一方面本地硅钢基板、硅钢产能持续扩大,上游原料基础好。另一方面,周边150公里范围内市场优势明显,长株潭等地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工程机械智能制造、输变电装备等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大美智造就是看中当地硅钢产业基础,选择把企业总部和制造工厂从沿海搬到娄底。“2023年10月正式开工,仅3个月就立起厂房主体,预计今年6月份就可投产。”公司负责人朱赛鹏告诉记者,园区对审批手续开通“绿色通道”,给出多项扶持措施,让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目前,这家公司正与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等科研机构对接合作,将进一步扩大以先进钢材为原料的绿色矿山机械设备研发制造。
“三电”产业企业落地生根,更为娄底先进制造产业赋能。在湖南金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卷卷轻薄的硅钢片经过冲压、叠压,被制作成各种规格的电机铁芯。其中一部分产品将就近运输到“中国农业机械之乡”双峰县和娄底经开区、涟源市等地的电机、小家电企业,应用到智慧农机装备等领域之中。
“本地机电设备企业需求空间大,我们在这里投资很有信心。”湖南金磁总裁助理陈果说,企业目前已经满负荷生产,铁芯冲压项目今年3月份投产,当月订单额就超过500万元,预计4月份可达到1000万元。
如果说过去娄底更多聚焦钢铁生产领域细绘“工笔画”,当前娄底则选择延长先进钢材产业链,打造“三电”产业集聚发展的“全景图”。
延链成群聚势,娄底“三电”产业持续释放强大“磁吸力”。2023年以来,娄底已招引电机和变压器及相关配套企业37个,总签约金额104.35亿元,已投产建成项目14个。今年1至3月,全市共签约“三电”项目16个,签约金额达53.45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客观来看,娄底钢铁传统产业转型发展还面临要素保障压力大、高水平创新平台不多、高端人才难引进等难点,还将经历转型探索“阵痛”,需要在改革创新、延链补链、深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持续“出实招”。
“接下来,娄底将通过制定专项政策、设立产业基金、实施攻坚行动等,进一步推动以汽车板、高强钢和硅钢为代表的‘三钢’与‘三电’延链、集群、成网,持续壮大现代化钢铁产业集群。”娄底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将紧扣娄底在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定位,深入推进“智赋万企”行动,实施“创新平台和研发投入双倍增”计划,推动新质生产力与钢铁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奋力让这座久负盛名的“老钢城”产业蝶变、活力焕新。
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