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11月24日文章,原题:因中欧货运铁路而活跃的沿线经济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民航减少,货物运输的成本上升,集装箱运费也在上升。尽管如此,连接中国内地和欧洲的货运列车“中欧班列”却变得十分繁忙。
首趟中欧班列2011年从重庆开往德国杜伊斯堡。此后,中国多个城市竞相建立车站。到2020年中国至少有50个车站,每年往返近万班次列车。
尽管简化了通关手续,但由于前苏联国家与中国、欧洲的铁轨宽度不同,在运输过程中集装箱有时需转运到另一列火车上。其中一个交换地就是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霍尔果斯。笔者两年前到访时,那里到处是出售中国制造的衣服、家电和杂货的商店,每天至少有1万名哈萨克斯坦农户来此购物,景象十分繁荣。
与白俄罗斯接壤的波兰城市马拉舍维奇,也是中欧班列的货物转运城市。中国商品从这里被运送到名为“中国商城”的巨大商业设施内,很多挂着前东欧国家牌照的汽车排队购物的场景颇为壮观。
曾几何时,古丝绸之路为人们开辟了新商路,普通市场很快扩大为城市。现在的新丝绸之路,则改变了沿线人们的生活和商业方式。由于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了铁路维修与建设,中国人旺盛的创业热情驱动了沿线的商业买卖,(中欧班列)沿线的人们开始做起生意,生活随之改变。
提起“一带一路”,或许有人会联想到“债务陷阱”等政治影响。但据了解,在新冠疫情期间,中欧班列的运行次数要比去年增加两成,这实际上展现出“一带一路”在扩大贸易与商业交往中潜力的一面。(作者中凑晃,钟凯译)
来源:环球网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