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报》10月12日报道称,根据两家行业媒体的报道,一些中国国有企业和钢铁厂已收到“即刻生效”的停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炭的“口头通知”,但同时也有一些厂商并未收到此通知,并据此推测,这更可能是“收紧进口配额,并非完全禁止”的命令。
《卫报》在这篇报道中指出,如果该消息得到证实,那将是澳大利亚与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之间关系恶化的又一迹象,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热能媒和炼焦煤(1343, 0.50, 0.04%)这两种煤炭都将受到影响。
《卫报》推测,通过将这些贸易行动扩大到煤炭和铁矿(791, -14.00, -1.74%)石行业,中国可能将会加大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压力,尽管澳方一再坚称“这不会使其放弃自身的价值观”。
而彭博社则援引不具名知情人士的消息渲染称,由于中澳两国之间政治关系的恶化,中方将继续严格控制澳大利亚煤炭的进口,且已暂停购买澳大利亚煤炭。
知情人士表示,中国的各发电厂和钢铁厂已被口头告知了这一消息,港口也被告知不要卸载澳大利亚的煤炭。
澳大利亚总理、贸易部长针对报道作出回应
据《卫报》报道,10月12日,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西蒙·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就发表声明称,澳政府已关注到相关报道,正与国内资源行业讨论此事,并称澳资源行业“此前就曾面临过对华贸易流的偶尔中断”。伯明翰还表示,澳方将继续强化自己作为互惠优质资源可靠供应国的地位。
《卫报》和彭博社此后13日又报道,伯明翰当天还向英国天空新闻(Sky News)透露,澳方正通过“外交渠道”与中方进行接触,并称澳政府对于这些报道内容的态度十分认真严肃,希望从中国政府那里获得“某种保证”,即中方正在遵守“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和他们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的义务。
而澳大利亚矿产协会(Minerals Council of Australia)则表示,他们也了解到了相关报道,但在淡化了所有长期影响后,他们认为澳大利亚煤炭的中期前景“依旧乐观”。
据路透社10月13日报道,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当天在一场简报会上同样回应了此事。
“在煤炭方面,中国确实有自己的煤炭产业,他们有时会不定期地设立国内配额来支持地方生产和就业。”
莫里森称,澳贸易部长已就此事展开调查,这是中国围绕国内煤炭生产配额的一种安排,以往也不少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观察者网)
来源:兰格钢铁网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