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预测
铜:上周沪铜先抑后扬,现货铜涨1500元。受国内约谈商品打击市场信心,后拜登提万亿基建计划弥补周内跌幅,长期铜需求仍存支撑铜价,近期或主以保稳为主,料本周沪铜维持高位震荡,沪铜7.1-7.4万,伦铜9800-10400美元,废铜6.35-6.65万。
铝:上周铝价呈现先抑后扬之势,伦铝涨幅3.4%,沪铝主力跌幅0.21%;周内国家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问题仍没有轻视,政策不断;尽管市场信心恢复下铝价有所上涨,但综合而言,我们认为铝价仍存有下探可能,沪铝主力关注1.8-1.88万区间波动,伦铝关注2360-2460区间,操作上暂观望。
锌:上周锌内外盘均呈低位反弹行情。伦锌周涨幅近3.54%,沪锌周涨幅2.72%,周初沪锌受宏观政策压制,随着美元走软及LME锌库存再度录跌,加之云南广东限电政策干扰炼厂开工,影响产量,沪锌大幅反弹,回归2.3万水平,料本周锌价延续高位震荡行情。
铅:上周铅内外盘均触底反弹,伦铅累计涨幅为0.5%左右,沪铅累计跌幅为0.1%,现货铅主流价为15250,累计跌150元/吨,原生铅厂家因副产品利润相对较高,生产情况较好,但蓄企原料采买较少,自身成品库存高企,这也限制铅价的大幅反弹,本周铅价仍或区间震荡。
锡:上周伦锡持续走强,伦锡突破3万大关涨至历史新高,支撑关注5日10日均线处;沪锡受外盘影响大幅拉涨,涨幅超4%,目前锡价上方21万关口处存在一定阻力,短期矿端供应短缺,支撑锡价高位震荡,预计本周沪锡将继续维持震荡偏强格局。
镍:因产业链数据利好,叠加市场对新能源等领域良好展望,低位买入沪镍,上周沪镍低位强势反弹,涨约8千至13.2万上。短期产业数据继续利好,重点是资金可能继续助推,本周沪镍若突破13.3-13.6万,或上探14万,区间13-14.5万。中期仍旧看空。
钢坯:周末唐山钢坯累涨200报5000元/吨,目前唐山本地主流钢厂普碳方坯报5000元/吨,均含税出厂。本地下游轧材企业即将复产,加上买涨不买跌心态的带动,周末唐山钢坯直发成交表现一般尚可,目前市场钢坯资源仍紧,支撑钢厂挺价心态,但考虑到近期宏观消息政策频出,市场大涨大跌行情多现,厂商操作氛围谨慎,故预计短期钢坯价格稳中窄幅震荡。
焦炭:30日临汾一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2840元/吨;潍坊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2840元/吨;唐山准一级冶金焦含税到厂2900元/吨。国内焦炭市场延续博弈状态,僵持暂稳运行。供应方面,焦企整体开工维持高位,出货顺畅,焦炭库存多维持低位或处无库存状态,然下游市场采购积极性放缓,焦企心态稍有转弱。需求方面,目前钢厂多按前期价格进行采购,受政策及成材价格回落影响,且焦企及港口积极出货,多数资源流向钢厂,厂内焦炭库存逐步回升,考虑到终端淡季来临,钢厂对原料端提涨抵触情绪增加,然部分优质资源供应依旧偏紧,且到货情况好转,部分增库不明显的钢厂暂持观望态度,短期焦炭稳中偏弱运行。
铁矿石:31日铁矿石现货报盘预计涨10-20元。周五晚普指涨1.9报189.55美元。月均值为206.08美元。周末钢坯累涨200元重返5000高位,钢材利润扩大,钢企采购积极性大幅好转,贸易商活跃度有所增加,中品粉矿回归主流地位。铁矿石港口库存开始增库,球团去库较好。高低品价差依然较大,本周铁矿石市场预计随着成品材偏强运行。今日铁矿石港口现货报盘预计涨10-20元。
宏观与行业要闻
1、李克强出席第二届全球绿色目标伙伴2030峰会
李克强建议:转变思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各国疫后复苏绝不能重回高污染、高排放发展的老路,要坚定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坚决抑制粗放型增长冲动。紧抓疫情催生的新业态、加速数字化转型、激发发展新动能等新机遇,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2、国资委发布178项央企科技创新成果
5月30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国务院国资委向全社会发布《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020年版)》,包括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零部件、分析测试仪器、基础软件、关键材料、先进工艺、高端装备以及其他等8个领域共178项技术产品。
3、经参:监管持续发力 大宗商品市场格局生变
5月以来,随着中央层面多次喊话,以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相继约谈、发声,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调。据了解,“大涨大跌”之下,终端成本传导分化,一些下游企业停产观望意愿强烈。有业内人士认为,大宗商品价格未来将向供需基本面倾斜,整体有望趋于稳定。
4、国内首个碳排放实时监测系统上线 行业迎来放量
据报道,国内首个电力行业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5月27日在江苏正式上线,不仅第一次精准计量出了火力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实现了碳排放的实时监测。碳市场建设过程中,精准可靠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是碳交易的基础。机构表示,碳交易市场兴起背景下,随着碳交易市场逐步完善和发展,碳核查需求有望迎来放量,相关布局公司有望最先受益。可关注谱尼测试、理工环科、清新环境等。
5、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或放缓
“从手机行业来看,芯片供给非常重要,有多少芯片,就干多少芯片的活。需求暂时放缓,配套厂商可能相对比较难受。”5月28日,华南一家手机代工厂商高管对记者说。机构调研显示,小米、OPPO、vivo等均调低其2021年出货量目标。中信证券发布研报预测称,展望2021年第二季度及全年,预期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或将放缓,下修全年智能手机销量预期至13.5亿部,同比增长5%。
6、钟南山希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年内超80%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30日在中国科协十大上表示,国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已经超过6亿剂次,绝对数很多,但是按照每100人接种情况,包括打过一针还没打完的,总共加起来40%,还是落后的。所以我们计划要快速增加疫苗接种,争取到6月底全针打完人数超过40%,希望在今年能够达到80%以上,这样就会安全很多。
7、深圳教育局:对高考生和考务人员健康全覆盖检测
5月30日20时,深圳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介绍,深圳市一共有45852名考生参加高考,设考点48个。为确保疫情防控和考试平安双落实、双胜利,深圳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三考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教育、卫健、疾控、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倾力合作,联防联控,全流程落实防疫要求。
8、广州卫健委:进一步扩大全员核酸检测范围
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陈斌通报,为迅速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5月30日开始,在荔湾区继续组织核酸筛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员核酸检测范围,区域覆盖到越秀区、海珠区全域,以及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的重点区域。
9、中国造船新订单量荣登全球榜首 产业链引关注
近日全球市场调研机构克拉克森公布今年4月份的全球造船业数据,中方船企承接订单164万修正吨,排名世界第一。这也是从去年7月份开始,中企单月承接订单第一次超过韩国。截至目前,船东对新造船的兴趣有增无减,对运价的乐观预期给新造船市场带来了更多的订单。更新需求方面,从2023年开始逐渐进入更新需求持续上行时期,长度或将达到10年,此轮疫情影响将加速上行周期的到来。可关注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等。
10、2021年国内客运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目标稳定在80%以上
民航局消息,5月27日~28日,民航航班正常和服务质量工作会暨雷雨季节运行保障工作部署会在昆明召开。会议明确了2021年航班正常工作的总体目标:国内客运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稳定在80%以上,全国千万级以上机场平均放行率和始发航班正常率力争达到85%。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