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CRA国际!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139-2805-1668

资讯中心

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
铜市 维持短空长多思路
发布时间:2025-11-07 09:25:29 浏览:9
        宏观面与产业面共振

  目前伦铜处于历史高位,短线需谨防价格回落风险,美联储偏鹰表态或使多头了结意愿升温。但长期来看,AI需求加持,铜价定价逻辑有望重塑,其价格中枢或将上移。

  9月下旬以来,沪铜在宏观政策宽松预期与铜矿供应收缩担忧共同推动下,增仓上行趋势显著。进入10月中旬,由于外围局势不稳,铜价高位震荡加剧。10月中下旬,随着市场风险偏好回暖,沪铜价格重拾升势,并接连突破年内及近5年高点。然而,至10月底,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鹰派信号,叠加伦敦铜价已处于高位,铜价出现阶段性冲高回落。

  行业政策助力

  从宏观环境来看,美联储已启动连续降息,全球货币政策也同步转向宽松周期,为铜价提供了有利金融环境。历史经验表明,在降息周期尾声阶段,流动性环境改善与市场对经济复苏预期升温通常会形成共振,往往能推动铜价走出趋势性上涨行情。当前全球仍处于降息前半程,这或许意味着未来铜价仍有较大上行空间。

  与此同时,我国持续推出的宏观稳增长政策,以及针对铜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推出的“遏制内卷”产业政策,共同为铜价构筑了坚实的底部支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10月底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建议对铜、铅、锌等大宗金属设立产能“天花板”,以严控新增产能,推动行业“反内卷”和高质量发展。这一政策有望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一是为铜价提供底部支撑。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有助于从供给侧优化市场供需平衡,为铜价构筑更为坚实的长期底部。此举与国家层面推动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方向一致。二是加速行业优胜劣汰。政策将推动资源向技术领先、环保达标的头部企业集中,加速劣势产能出清,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与宏观政策形成协同。该建议与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形成呼应,共同致力于在稳增长中推动转型,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需求迎来新的增长点

  供应端方面,今年三季度全球多个主要铜矿相继遭遇重大生产中断,导致铜矿供应紧张预期加速升温。受此影响,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10月报告显著下调全球铜矿产量增速预期,并预测2026年全球铜矿市场将出现约15万吨的供应缺口,这一预测彻底扭转了此前对铜市供应过剩的判断。这一关键预期转变,成为本轮铜价上涨的导火索。

  需求侧则正在经历结构性变革,其中最具颠覆性的驱动力来自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革命性需求。相较于传统服务器,AI服务器的单机用铜量大幅提升(约为传统服务器的数倍)。受此市场预期推动,多家铜加工领域上市公司股价在下半年已出现显著上涨。然而,目前AI领域的铜实际用量仍相对有限,且从需求预期到实际落地也存在不确定性。

  短线需谨防铜价回落风险,目前伦铜处于历史高位,美联储偏鹰表态或使多头了结意愿升温。本轮铜价上涨与2024年行情的主要区别在于,当前海外铜库存仍处于相对高位,这对短期铜价格形成一定压制。不过,本轮行情的推动有AI需求加持,而AI引发的需求叙事正在推动铜从“传统工业金属”向“数字时代战略资源”转变,这一转变有望系统性重塑其长期定价逻辑,并推动其价格中枢实现长期上移。
来源: 期货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

寻商机
供应 求购 商城

小程序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广东中再盟科技有限公司 crainternation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70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