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社融触底回升,货币政策将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发布时间:2021-12-10 15:21:08 浏览:234
M2同比增长8.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广义货币增速回落,一方面受基数效应影响,去年同期M2增长10.7%,涨幅比前月提高了0.2个百分点,形成了较高的基数。另一方面受信贷派生能力减弱影响,本月新增信贷规模弱于去年同期,同比少增1605亿元,货币派生能力减弱。
人民币贷款余额19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新增人民币贷款1.27万亿元,同比少增1605亿元。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信贷总量少增的同时,结构也不够理想。企业部门信贷少增较多,本月新增贷款5679亿元,同比少增2133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3417亿元,同比少增2470亿元;短期贷款新增410亿元,同比少增324亿元;票据融资新增规模回升至1605亿元,同比多增801亿元。可见,企业部门贷款少增的同时,票据融资仍在冲量,体现了企业融资需求偏弱。居民部门信贷整体平稳,本月新增贷款7337亿元,同比少增19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1517亿元,同比少增969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5821亿元,为今年4月以来的新高,主要由于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合理的按揭贷款需求逐渐得到满足。
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0.1%,涨幅比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新增社融2.6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4786亿元,多增部分主要由政府债券和直接融资贡献。(1)政府债券新增8158亿元,新增规模创年内次新高,同比多增4158亿元,主要由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量要在今年11月前发行完毕,发行节奏有所加快。(2)直接融资多增较多,企业债券融资4104亿元,同比多增3264亿元,股票融资1294亿元,同比多增523亿元。原因是去年同期受个别企业债券违约影响,直接融资新增规模偏少,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分别仅有840亿元和771亿元。另外,(3)表内贷款(人民币 外币贷款)新增12887亿元,同比少增1975亿元。(4)表外融资减少2538亿元,同比多减495亿元。但结构有所变化,信托贷款保持持续压降态势,本月减少2190亿元,同比多减803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83亿元,同比少减242亿元;但委托贷款新增35亿元,同比多增66亿元。
整体上看,本月社融增速触底回升,信贷增量同比少增,结构不够理想,体现了企业融资需求偏弱。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从目前货币政策调控来看,央行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决定于12月15日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此前还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利用的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和逐渐发挥效果,将有利于促进贷款规模稳定增长和贷款结构优化,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作者: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研究员冯柏)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